自動計量輸送系統是一種集物料精準計量與高效傳輸功能于一體的自動化設備,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工、醫藥、建材等多個行業。該系統通過整合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輸送機械,實現物料從計量到輸送的全流程自動化操作,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保障產品質量穩定性。
一、核心功能與技術優勢
高精度計量
系統可根據不同物料特性和生產需求,選擇容積式、稱重式等多種計量方式。容積式計量利用螺旋、刮板等部件按固定體積輸送物料,適用于流動性好、密度穩定的物料,成本較低且能滿足一般精度要求;稱重式計量則通過高精度稱重傳感器實時監測物料重量,精度可達 ±0.1% - ±0.5%,常用于對計量精度要求極高的食品添加劑、醫藥原料等物料的計量。
高效穩定輸送
采用多種輸送方式以適應不同工況,如皮帶輸送、螺旋輸送、氣力輸送等。皮帶輸送適合顆粒較大、重量較重的物料長距離運輸;螺旋輸送密封性好,適用于粉狀、顆粒狀物料的短距離輸送;氣力輸送則可通過管道實現長距離、多點輸送,且能有效防止粉塵泄漏,保持生產環境清潔。
自動化與智能化控制
以 PLC 控制系統為核心,搭配觸摸屏操作界面,實現參數設定、運行監控、故障報警等功能。操作人員可一鍵設置物料的計量值、輸送速度、配方等參數,系統自動按照預設程序運行。同時,系統支持與工廠 MES 系統對接,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上傳與分析,便于生產管理和質量追溯。
靈活適應與安全防護
可根據生產需求靈活調整計量輸送的物料種類、規格和流量,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化生產。此外,系統配備完善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過載保護、急停按鈕、防堵塞報警等,確保設備和人員安全。對于易燃、易爆等特殊物料,還可配備防爆電機、防靜電裝置等,保障生產安全。
二、系統組成與工作流程
計量單元
主要由計量設備和稱重傳感器構成。計量設備根據物料特性選擇,如螺桿式計量器用于粉狀物料,多頭組合秤用于顆粒狀物料;稱重傳感器實時采集物料重量數據,并反饋至控制系統進行調整,確保計量精度。
輸送單元
包含皮帶輸送機、螺旋輸送機、氣力輸送系統等。輸送設備根據物料特性、輸送距離和生產環境進行選擇,將計量好的物料穩定輸送至指定位置。例如,在食品生產中,通過皮帶輸送機將計量好的原料輸送至混合設備;在化工行業,利用氣力輸送系統將粉狀物料輸送至反應釜。
控制單元
由 PLC 控制器、觸摸屏和相關軟件組成。操作人員通過觸摸屏輸入生產參數和配方,PLC 控制器根據指令控制計量單元和輸送單元運行,并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出現異常時及時報警并停機。
工作流程
首先,操作人員在觸摸屏上輸入物料的計量參數和輸送目標位置,系統調取預設配方;接著,計量單元開始對物料進行精確計量,達到設定值后停止;隨后,輸送單元啟動,將計量好的物料輸送至指定地點;在整個過程中,控制單元持續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和物料計量數據,確保生產過程穩定、準確。
三、典型應用場景
食品行業
用于面粉、糖、鹽等原料的計量和輸送,確保食品配方的準確性;在包裝環節,實現定量包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標準化程度。
化工行業
對化工原料、添加劑等進行精確計量和輸送,滿足化工生產對物料配比的嚴格要求;在危險化學品生產中,全封閉的輸送系統可有效防止物料泄漏,保障生產安全。
醫藥行業
實現藥品原料、輔料的高精度計量,確保藥品質量;符合 GMP 標準的設計和材質,保證藥品生產過程的潔凈和安全。
建材行業
在混凝土攪拌、水泥生產等過程中,對砂石、水泥、添加劑等物料進行自動計量和輸送,提高建材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和產品質量穩定性。
四、發展趨勢
智能化升級
引入 AI 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實現系統的自主優化和智能決策,如根據物料特性自動調整計量和輸送參數;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遠程監控和故障診斷,提高設備維護效率。
綠色節能
研發節能型輸送設備和低功耗傳感器,優化系統運行能耗;采用環保材料和設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排放和環境污染。
模塊化設計
采用模塊化結構,方便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同時支持快速更換部件以適應不同物料和生產工藝的需求,提升系統的通用性和靈活性 。